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农业基础科学论文_对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治理

来源:水利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9-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1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历程与成效 1.1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历程 (1)葛洲坝库区重点治理。 (2)长江上游重点治理。 1.2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成效 (1)水土流失面
文章目录

1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历程与成效

1.1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历程

    (1)葛洲坝库区重点治理。

    (2)长江上游重点治理。

1.2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成效

    (1)水土流失面积由增到减,实现历史性转变。

    (2)流域人为水土流失逐步得到有效控制。

    (3)治理区人民群众生活发生沧桑巨变,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4)治理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2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的技术路线与模式

2.1 治理技术路线

2.2 治理模式

    (1)径流调蓄型治理开发模式。

    (2)立体型治理开发模式。

    (3)抢救土地资源型治理开发模式。

    (4)发展山地水土保持经济的治理开发模式。

    (5)“四荒”保护型治理开发模式。

    (6)城郊型治理开发模式。

3 当前重点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3.1 聚焦不够,治理区域重点不突出

3.2 投资不足,治理速度极为缓慢

3.3 科研滞后,科学治理能力不强

3.4 手段落后,防治管理水平不高

4 对新时期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的思考

4.1 做好顶层设计,聚焦重点地区治理

4.2 提高投资标准,加大对严重流失区的重点治理投入

4.3 注重科学,高质量治理水土流失

4.4 强化管理,有效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成效

文章摘要:长江流域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但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是严重影响长江和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流域在国家的支持下开展了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到2018年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2.34万km2,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局面得到彻底扭转,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由增到减、生态环境总体向好的历史性转变,并探索总结了一套具有长江流域特色的水土保持技术路线和不同类型区的治理开发模式。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既要总结和发扬成功的经验做法,更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聚焦重点地区治理;提高投资标准,加大对严重流失区的重点治理投入;注重科学,高质量治理水土流失;强化管理,有效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成效。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4123/j.cnki.swcc.2021.0182

论文分类号:S157.2

文章来源:《水利经济》 网址: http://www.sljjzz.cn/qikandaodu/2021/0925/433.html



上一篇:农业经济论文_新时期农田水利经济发展的思考
下一篇:工业经济论文_致作者

水利经济投稿 | 水利经济编辑部| 水利经济版面费 | 水利经济论文发表 | 水利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水利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